第九十二章
杜云彤便又把自己的打算跟秦钧说了一遍。
也不知道他在走神想什么,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都能不放在心上。
大抵这就是传说中的恃才傲物, 武力与统治力到达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再多的军队, 对他来讲不是威胁,而是累累的战功。
天才的思维,永远是和常人不同的。
杜云彤腹诽着, 问道“侯爷觉得怎么样”
霁月风轻,秦钧眉头动了动, 道“可行。”
那当然了, 也不看看是谁出的主意。
有时候她都觉得, 秦钧能活到现在,当真是一种奇迹, 除了天赋异禀,善于打仗外,人际交往和政治觉悟简直是负数, 更别提得罪之人都能从大夏朝的最北边排到最南边了。
想想她看的书里的结局,秦钧似乎也没落了好下场, 被人偷袭,之后乱箭穿胸而过,与杜姑娘一样, 连个全尸都没有,实属惨烈本烈了。
杜云彤看了秦钧一眼。
秦钧还是韶华正好的年龄, 英气逼人, 锋芒毕露, 有着世家子弟的矜贵,又有着久经沙场的凌冽气场,从皮相到气度,完美到无暇可指。
若鸡蛋里挑骨头,秦钧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缺点的。
缺点就是他凌冽气场里带着的桀骜不驯,他永远都是逆风而行的少年,让人永远无法训养的猛兽。
雪压青松,青松愈直,缺点也就成了让人痴迷的优点。
这样一个秦钧,她才舍不得他英年早逝。
“下次王少斌再过来,侯爷让他来找我,是真心投诚,还是假意为饵,我试试就知道了。”
秦钧点头,昏黄宫灯下,他薄薄的唇略显得有些苍白。
杜云彤知道他在船上不适应,与他说完王少斌和齐文心的事情后,把齐文心算计李晃的事情略微提了提。
秦钧微抬着眉,墨玉般的眸子里诧异一闪而过,想起了王少斌跟他说过的,齐文心与齐家面和心不合,并非真心替齐家办事的事情。
王少斌在说起齐文心的时候,眼睑微敛着,面上没甚表情,语气也是世家子弟一贯的儒雅清俊“我的这位继母,虽出身齐家,但身份卑微,生母乃是齐家婢子。原本是没资格入齐家族谱的,因继母嫁给父亲,怕面上不好看,这才开了祠堂,入了族谱。”
茶杯里的茶水是刚倒的,有些热,热气腾腾的云雾升了上来,萦绕在王少斌面前。
世家大族,明面上是一团和气的,但内里的东西,谁又说得清楚呢
齐家与王家乃是世交,他的母亲是齐文心的堂姐,不同的是,他母亲是齐家的嫡长女,而齐文心,不过是齐家不起眼的庶女,但若论起年龄来,齐文心与他是大小差不离的,虚长他几岁。
王少斌年幼之际,在齐家做客时,是见过齐文心的。
齐文心的穿着与齐家的女儿没甚不同,下人们也客客气气唤着四小姐,但低头饮茶时,他总能看到齐文心指上的茧子。
世家女,虽学女红,但更注重才学修养,一个养尊处优整日看书的小姐,手里哪会磨出厚厚的茧子来
那日王少斌又随母亲回齐府,恍惚中听到齐文心的哭喊声。
满园的丫鬟婆子像是没有听到般,各司其职,他的舅母眉头微皱,脸上有着几分不耐。
他母亲终究是个良善人,见此便道“嫂嫂好歹也派人去瞧瞧,是否出了什么事。”
“咱们齐家是百年世家,可不是那等尊嫡贬庶的轻狂人家。”
舅母面上的笑容有些僵,打发了婆子去问。
后来衣着光鲜的齐文心来院子谢恩,他一边抿茶一边看她的表情。
她眼圈微红,似是刚刚哭过,可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受了委屈的话,四平八稳地谢他母亲的关心。
再后来他年龄大了,便不能跟着母亲在齐家内宅了。
再再后来,他母亲因病去世,齐文心成了他的继母。
他问父亲为何是齐文心,父亲说,既为续弦,身份便不能太高,太高了,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会威胁到他的位置,齐文心是齐家女,娶齐文心,既能继续联姻齐家,又不会威胁到他的存在。
再说了,庶女庶女,哪里见过什么好东西略施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她死心塌地了。
父亲语气轻蔑,说着庶女上不得台面,远比不得他母亲是齐家嫡出,雍容端庄识大体,而齐文心,只有一张脸尚且能看。
风声喧嚣,王少斌突然就没了食欲,放下筷子抬眉看着屏风。
屏风后,一抹茜蓝色飘闪而过。
他记得,今日的齐文心,穿的似乎就是这个颜色。
宫灯映着王少斌的脸,于他脸上投下浅浅光晕,王少斌语气如旧“继母因出身之事,年幼之时过得极苦,据少斌所知,她的母亲兰姨娘,死得颇为蹊跷。”
“然终究不过一个婢子,死了也就死了。”
秦钧一脸漠然,王少斌声音微顿“故而,以少斌之见,继母未必真心帮齐家做事。”
同理,也未必会帮王家做事。
她只帮她自己做事。
王少斌的手指停留在茶杯上,微抬着眉,看着秦钧,道“或许,她可为侯爷所用。”
宫灯里的蜡烛似乎将要燃尽,暗卫走进来换了新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