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叹了口气。
“也罢,那,我去看看吧。”
随后。
徐庶转身离去。
诸葛亮转过身,拱手看向了刘备:“主公可是有难言之隐。”
刘备微微闭眸:“孔明啊,还记得几年前我请你出山时,说过的话吗?”
闻言,诸葛亮悠悠叹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主公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主公於茅庐中的每一言,每一字,在下都永记於心!”
听到这里,刘备苦笑了一声,他抬起头,看向了诸葛亮:“如今,我先借荆州而不还,又用计取蜀地,夺汉中。”
“表面上,我尽出仁义之师,可……”
说到这里,刘备摇了摇头:“我深明其中道理。”
“如今,我背刺盟友,明知是封宇奸计,却还举复仇之旗,夺了这甘泉。”
越是说着,刘备的声音越是微弱。
他抬起头,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啊,曾经,我放下豪言,欲信大义於天下。”
“可我走到现在,这颗赤城的心,却又蒙上了多少污秽!”
“我,还是几年前的那个我吗?”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停滞在了半空。
他抬起头,看向了刘备。
如今的他,不再像是外人前的一介枭雄。
更像是……
一个失意人。
诸葛亮拱手,声音凝重:“主公,某斗胆妄言——汉祖皇帝,起兵於乱世。”
“为成大业,他曾抛家弃子,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曾残忍抛弃。”
“他身上的不义,数不胜数。”
“欲成大事,必有所牺牲!”
“主公啊,仁义是好,但,且不可被仁义,蒙蔽了双眼!今日,你夺下西凉,他日便可以西凉和蜀地两地养兵,待天下有变,即可荆州出兵,成就大汉伟业啊!”
一番话语。
刻骨铭心!
刘备抬起头,闭上了眼。
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是啊,孔明,你是对的。”
“只是不知,千年后,百年后,多少人会骂我刘备假仁假义,迎万夫所指。”
“可这天下世人,又有几人知道,欲成大事,我怎能不迈出这几步?”
“若我空留仁义,只怕今日还困在那小小的江夏……又怎会今日之荣光?”
诸葛亮感叹拱手:“主公明智。”
刘备叹了口气。
他,回不去了。
就在这时,徐庶又匆匆赶回。
“主公,探子来消息称,封宇起十万之兵,於定襄大败曹操。”
“曹操六万精锐,全部毁於一旦!如今,他已经被打到了北地城,坚守不出!”
“他,还派人给主公送了一封信。”
说着,徐庶连忙将信,递给了刘备。
刘备接过信,细细看去。
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的脸色骤变。
只有短短两句话——
“操与备共存亡,若吾死,汝,断无法独活!”
刘备眼神飘忽,脸色阴晴不定。
旋即,他立刻将这两封信,递给了徐庶和诸葛亮看。
两人看到这信时,全都脸色大变。
情况,完全向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了!
一时,军帐中,沉寂无声!
他们原本以为,曹操突袭定襄,多半会取胜。
因此,就算他们偷袭了曹操的难免,顶多也只会是让曹操少点地盘而已。
可谁能想到……
封宇,竟然能直接把 曹操给干废了 ??
一个小小的定襄,藏了十万大军!!
恐怖如斯!
徐庶急促说道:“主公,我们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下一个被灭的,就会是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