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我们发现了!”
“我们终於知道,这密诏,到底是谁下的了!”
封宇立刻放下了手头的东西,看向了他们:“快说。”
蔡邕喘着粗气,拿出奏折以及那密诏。
“主公请看,这是密诏上所有人的奏章。”
“他们的字,游刃有余,颇有力度。”
“请主公再看密诏上的签名,看似笔迹相同,但其笔锋却不同!”
“但,也有极少数人,确实是在密诏上签了字,臣整理出了一份名单,将他们写了下来。”
说着,蔡邕递上了一张纸。
封宇细细看去。
真正在密诏上签名的,只有那么三四个,还都只是小官。
至於他身边的亲信,都是伪造的签字!
封宇仔细想了想。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
他只得到这么几个密诏。
那么,流传开来的密诏,还有多少?
数不胜数!
恐怕,还有着不少人参与了此事。
封宇的眼神锋锐。
看来,确实该想个办法了。
“对了,蔡先生,你有没有找出,伪造这封密诏的人,到底是谁?”
听到这里,蔡邕沉默良久。
他叹了口气:“我们三人,根据密诏上字迹的落笔习惯,再对比这些年来的奏章,连续找了近半一个月,确实从几年前的一份奏章中,找出一个笔迹相同的人……”
封宇凝神:“那是何人?”
蔡邕抬起头,看向了封宇。
“几年前的大汉尚书,锺繇!”
锺繇!
大名鼎鼎!
三国时代中,相当有名的书法大家。
他在三国时代里的地位,堪比东晋的王羲之!
只不过。
当初封宇接回刘协以后,锺繇就引咎辞职了,当时,封宇也并没有在意。
谁能想到,这背后的一切主使,竟然是他??
不……还是不对。
封宇的眉头拧紧。
锺繇,说到底,还是一代文臣。
他能养出这么多的死士?
不太可能。
难道说……
就连锺繇,也只是这层层阴谋中的一颗棋子?
“在下,谢过三位先生了,老先生们请回,在下必定会大力封赏三位!”
闻言,三人纷纷拜谢退下。
当天。
封宇立刻带着蔡邕卢植,郑玄的调查结果,又一次召集心腹大臣。
他直接将结果,告知了所有人。
“目前已经确定,此事,确实有锺繇的参与。”封宇凝声:“如文若所说,我们的领土内,只怕还有一背后的真正主使人。”
“此人,必定以数年时间,悄然养了一支死士,直到今年才开始蠢蠢欲动。”
“各位,觉得如何?”
许攸第一个站出来:“丞相,倘若真是如此,在下认为,这死士绝不止之前的三百余人,恐怕……”
“会有数千人!”
庞统同样拱手道:“丞相,某以为,主公可以两边同时下手,既能威胁住刘备,也可诱出这条大鱼!”
说着,他的眼神愈加狠了起来。